2010年10月2日星期六

生化危機電影、小說、漫畫、遊戲 雜談

前天看完電影《生化危機3D:戰神再生》,首先就是像我們這些需要配戴眼鏡的觀眾,再用上3D眼鏡來觀看電影無疑是一個沉重負擔,不過如果像《阿凡達》般精彩絕倫,那小小苦楚倒也是值得。只是《生化危機》電影版至今已是第4集,個人評價就是"每況愈下"。

憶起第一次接觸《生化危機》(遊戲),是偶然作客中學同學的家,看著他在小弟面前炫耀下得悉它的存在,那時電玩遊戲機年代剛由超任沒落,至SS及PS鬥過你死我活,我那時為了《心跳回憶》的限定版遊戲(有月歷及8M SAVE卡贈送)而選擇購入SS,所以錯過了不少PS的精彩遊戲,包括這隻《生化危機》,雖然第1集也有移植至SS,只是在BIOHAZARD2在PS推出時,本人也糾纏母親多送我一部PS。

由於BIOHAZARD的第1集太過大受好評,第2集的推出自然是引起了一股熱潮,包括香港漫畫出版社也獲援權出版遊戲改篇漫畫,那時漫畫在前數期畫風及故事與遊戲相近,最讓人津津樂道應該是漫畫版中Tyrant-002與下水道的巨大鰐魚及G1的大戰,不過後期漫畫劇情暴走成為黑歷史也漸被人遺忘。後來的ZERO也曾經被港漫化,但好像是沒有取得授權,故事結局是滿有創意,軍人比利與Rebecca分離後,私自跑回去BIOHAZARD1的洋館中,漫畫中說他與第1個能夠與T病毒融合的Lisa(只有在BIOHAZARD1的GC重製版才有登場新角)是親戚關係,最後為了Lisa而被注射病毒成為Tyrant-002。

至於與T病毒產生融合變成不死怪物的少女Lisa,在遊戲中雖然會被玩家擊落深淵而下落不明,但在小說版《惡靈古堡- 雨傘公司年代記SIDEA》中(青文代理2期完結),她是與同樣注射了T病情的Wesker大戰,被技術性擊倒遭消滅。小說版的特色是精簡了遊戲內的主要劇情,而側重描寫一些遊戲以外所發生的事情,作者文筆水準在小說內表現雖然並不是很優秀,但作為了解生化危機系列的資訊還是值得一看,畢竟小說是由Spenser、愛德華及Marcus三人研究出T病毒所展開。

而遊戲方面,去除槍擊版本不計,個人最喜歡是《生化危機1》包括重製版本及導演版,遊戲帶來的衝擊及創新就以它最為濃烈。其次最喜歡就是DC版的《Bio Hazard:Code Veronica》,小弟當年買DC就是為了這隻遊戲,那時在2000年推出第一天,售價達$500元正,是我購入生化危機歷代遊戲中最貴的一隻,不過遊戲質素並沒有令人失望,充分發揮了DC的機能,遊戲時間長也夠耐玩,在遊戲中擊退Wesker及會一擊必殺的boss Alexia登場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之後就是《BIO4》=>《BIO2》=>《BIO0》=> 《BIO5》=>《BIO3》排序,《BIO4》在遊戲內容與玩法上有了重大革新,而且很耐玩(差不多第一次玩要花8-10小時左右),《BIO0》是第一次嘗試2人合力共同作戰,而且是第一次取消了異次元箱子,這些設計都應該予以肯定,唯一要吐嘈是劇情方面,特別是結局方面,感覺上與《BIO1》連接得很牽強。《BIO3》...單看本人入手價只需要$150元,而且是全新就知道它在坊間的評價,雖然我很欣賞它的OP。

《Resident Evil》電影第1集,雖然拍攝出來的效果就個人而言是不盡人意,但都仍在接受範圍之內,是4集中最貼近原著的一集,也是個人認為4集之中最好看的一集。而女主角Milla Jovovich,我對她早前拍攝《聖女貞德》中扮演思覺失調的貞德留有深刻的良好印象,所以她在這套電影中扮演原創角色愛麗絲並沒有太大意見。


《Resident Evil:啟示錄》電影第2集,劇中仍跟隨原著遊戲而行,不過由於場境是發生在晚上,而電影拍攝出來的效果又真的滿灰暗,有時候不少槍擊動作場面都有看不清楚的情況,但要數最大敗筆就是BOSS戰...看完後除了要說一句FUCK外,就想不到其他感想。













《Resident Evil:劫後餘生》電影系列第3集,劇情已經完全原創,但由於場景終於轉回日光日白的中午,所以沒有上一集的缺點,故事發展得還可以接受,雖然結尾時有點虛就是了。
《生化危機3D:戰神再生》,最新一集電影版,還乘著3D熱潮弄個3D版,不過...唉...劇情極度鬆散而沒連貫性,那個斧頭男從何而來又從沒交代,我還以為是《生化危機》與《Silent Hill》cross over,為了遷就3D而刻意拍攝很多無謂動作與情節值得嗎?根據電影版小說的篇幅來看,看來電影版還有3集才會完結。







相關連結:

遊戲研究網 - 生化危機專題區(簡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